寒牙离去后的第一个春天,静心谷的桃花开得分外绚烂,满谷的芬芳像是在缅怀那位守护了一生的老人。药田边寒牙的墓前,摆满了村民们自发送来的鲜花和祭品,新添的黄土上,几株嫩绿的艾草破土而出,像是寒牙留下的希望种子。
李狗蛋带着孩子们在药田劳作,如今的他,已然成为了静心谷新一代守护者的中流砥柱。大儿子李阳,已经十五岁,继承了父亲的正直和果敢,正跟着念安学习药理,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稚嫩的脸上满是认真,手中的锄头在药田间翻动着泥土,动作虽稍显生涩,却也有模有样。
“阳儿,这紫苏要种得疏密得当,太密了长不好,太稀了又浪费土地。”李狗蛋蹲下身子,手把手地教儿子,“就像做人,得有分寸。”李阳重重地点头,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新翻的泥土里。
念安的药铺里,人来人往。他正给一位从邻村赶来的老人把脉,神色专注,一旁的女儿念桃在帮忙递着药方,她继承了母亲的聪慧和父亲的沉稳,对医道有着浓厚的兴趣,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父亲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老人家,您这是积劳成疾,加上受了些风寒,我给您开几副药,再配上艾灸,不出半月就能好。”念安微笑着安慰老人,声音温和而坚定。老人感激地点头,看着念安的眼神里满是信任。
周老板坐在谷口的小屋前,看着眼前的桂花林,陷入了回忆。他想起寒牙还在时,两人一起晒太阳、喝茶、聊过往的日子,那些平凡而温暖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如今,他接过了寒牙传承的部分衣钵,将玄清教的药理和静心谷的草药知识融会贯通,整理成册,准备传给下一代。
“周爷爷,您看我画的这个草药对不对?”李阳拿着一张自己画的艾草图跑过来,图上的艾草歪歪扭扭,却看得出下了不少功夫。周老板接过图纸,笑着点头:“画得不错,不过这艾草的叶子边缘应该更锯齿状些。来,爷爷教你。”他拿起笔,在图纸上仔细地修改着,边画边讲解着艾草的特性和功效。
小石头背着药篓从山后回来,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他的眼神依旧矍铄。他把药篓里的草药倒在院子里,开始细心地分拣,每一株草药在他手中都像是一件珍贵的宝物。李秀莲在一旁帮忙,两人偶尔交谈几句,声音里满是对这片土地和草药的热爱。
“石头,今年这还魂草长得特别好,等晒干了,能多存些。”李秀莲拿起一株还魂草,仔细端详着。小石头点点头:“是啊,多亏了寒牙道长当年的悉心照料,这药田的灵气越来越足了。”提到寒牙,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眼神里满是怀念。
午后,谷里的孩子们聚在老槐树下,听李狗蛋讲寒牙当年的故事。“太爷爷的左眼有血瞳,能看透邪祟,守护百姓。有一次,洛城闹瘟疫,太爷爷用草药和符咒,救了好多人……”孩子们听得眼睛睁得大大的,满脸的崇敬和向往。李阳听得格外认真,寒牙的故事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英雄的种子,他暗暗发誓,以后也要像太爷爷一样,守护静心谷。
念桃从药铺跑出来,手里拿着一本破旧的医书,那是寒牙当年留下的。“爹说,这书上的知识可宝贵了,让我们好好学习。”她把书递给李阳,两人坐在树下,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虽然有些字还不认识,但他们能感受到书中承载的厚重历史和智慧。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静心谷,给整个山谷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李狗蛋一家围坐在院子里吃饭,饭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李阳突然说:“爹,我以后也要当像太爷爷那样的医者,守护谷里的人。”李狗蛋欣慰地笑了:“好,只要你有决心,爹支持你。”
周老板看着谷里的炊烟袅袅升起,心中满是安宁。他知道,寒牙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和传承,会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代代相传。他起身,走进屋里,拿出笔墨,准备继续整理医书,把更多的知识留给后人。
夜渐渐深了,静心谷陷入了沉睡,只有药田边寒牙的墓前,那几株艾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又像是在守护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而在谷里的每一个角落,传承的新芽正在悄然生长,寒牙的精神,如同山谷中永不熄灭的灯火,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让静心谷的岁月,在守护与传承中,永远安宁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