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_全文免费无广告阅读 > 其他类型 > 山茶映海 > 第6回 沉棺囚夙缘 伏藏启轮回

第6回 沉棺囚夙缘 伏藏启轮回(1 / 1)

阴沉木棺无昼无夜,无始无终

被封印的两个魂灵一团混沌,互相纠缠,圣女灵魂却一念如灯,始终不灭!“姐姐,我要去找姐姐!”

阴沉木棺现世开启的瞬间,她就冲破封印,离棺而去!另一个还来不及作出反应,便“砰!”地被厚重的棺盖扣住,早已习惯了双双共处,它怎甘独自被困,在棺内疯狂冲撞,怨气冲霄。

圣女灵魂飘荡在天地间,茫然四顾,“不知道姐姐已在人间轮回过多少世?如今在何方?”祈祷上达天听,只觉一股无形的牵引,将她引向西南方花团锦绣之地。

---

拂晓,浓雾锁城

锦官城里最大的蜀锦织造坊“司锦号”的当家人司闵善心有所感,披衣推门,惊见长子跪于门外!

“儿子忆起当年藏有一图。天时已至,此番要去取回,待日后有缘人参透图中奥妙,助父亲织出圣锦,‘司锦号’便可再次名闻天下……”言罢,叩首,起身,人随车马没入浓得化不开的晨雾深处。

---

岷山深处,达拉河谷。

白马族青年杰吉贡布天生神力,纵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荞麦花开如雪,达拉河水奔腾如雷。他浓密的卷发在风中飞扬,身被金色的阳光。白马人古老的歌谣在风中飘荡,诉说着万物循环、神灵不灭的信仰。

他被带到上师面前。

上师威光灿然,顶上狮子日月莲花显现,四周为有法缘的传承上师所环绕,空行如云密布,他虔诚匍匐在地,待他抬起头来,只见一个年轻汉人自幔布后出现,虚伫神素,清风逸骨,将一块红砂石浮雕石像呈予上师,“此石像所出之处有“天命人”的伏藏,我愿以此交换,请您助我取藏。”

上师沉思片刻,缓缓接过石像交给贡布,合掌道:“凡伏藏者有天有神有人。人埋藏的为“人藏”,鬼神所守的为“神藏”,诸天守护的是“天藏”。如今,他来取“神藏”,你且随我助他取出,此物为福为祸,皆是天意定数……”

次日,贡布随上师与汉人一起去往喀降阿嗄山,三人一路默默行走。贡布跟在汉人身后,心中惊叹,只见他直视前方,阔步而行,似乎无数次来过这圣山,竟无一步犹豫徘徊。行经谷底,草木分径,野兽回避;行至山腰,雾散云开,金光照顶。他们来至一个岩洞洞口,上师口念大黑天心咒:

“Mahākāla”

岩石凸现出伏藏门的轮廓,表面清晰浮现出长翼的蛇纹样。

汉人朝门扔了一块石子,大地立即发出剧烈的轰鸣声,好像整个山都要沉陷下去。岩石上出现了一个口子,一种特别的香气弥漫空中,汉人把手插入岩石,取出一个伏藏密匣交给贡布,贡布小心翼翼地揣入怀中。

伏藏门里有几只精美的琉璃瓶,里面充满了甘露,汉人取了一瓶仰面服下,瞳孔变成黄色竖瞳,面上先后现出喜悦、平静、祥和菩萨态。

上师在一旁观望,知道此人为鬼神控魂所苦,如今使命完成,即将得到解脱了,回头看出贡布的贪念,告诫他这甘露尝即解脱,修行未满万不可服用,命他努力克制自己的贪念,贡布忙闭目收心,口中不停唱念赞颂文和吉祥文。

汉人自怀中取出一枚天珠,作为供养伏藏的替代物放入岩洞,给伏藏护法的上师供上朵玛。

待到贡布抬头时,伏藏门已经消失,只见汉人大汗淋漓,脸色惨白,似乎历劫一般虚弱。贡布一躬身把他背起,下山途中虽有山崩滚石,却伤不到三人。

三人行至谷底,来接应的马车静静地停在求吉河边,自山顶滑下的泥土中,停着一具形制奇特的阴沉木棺材,高六尺多,头尖尾阔,颜色呈深绿色。

三人合力将阴沉木棺搬上马车,此时的汉人已近虚脱。上师叹了一口气道:“你随他走一趟吧,那‘神藏’与你有缘,或许你就是他所说的‘天命人’。”

贡布称诺,上师目送他们的马车沿着奔流不息求吉河远去,消失在若尔盖草原的尽头……

岷江,奔流东去

杰吉贡布遵从上师的意旨,驾车载着阴沉木棺出达拉河谷,过松潘草原,还没到都江堰,司家长子天命已竭,临终前托贡布将密匣交给父亲。

“成都府的‘司锦号’便是我的来处。”

人死灯灭,贡布无奈之下只能将棺盖开启,把汉人的尸体放入棺中,天空立刻风云突变,异象频出……

这一日,一人一棺终于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锦官城。贡布打量着两岸青砖黛瓦的店铺层层叠叠,临河万家灯火将整条河道点缀得如霓虹彩带,府河宛如一条流淌的星河。河里绵延不断的小船纷纷在一家家灯火通明的货栈旁停靠,伙计们正忙着从船上卸货。临河的酒肆飘出琵琶声,街头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无人知晓身旁平静的府河下面,一具阴沉木棺正在船底缓缓而行。

司锦号,夜凉如水

司家长子离家一月有余,司家上下心急如焚,派出人去四处打听,杳无音讯,忽一个夜晚,一个异乡人带回了亡人。

夜色正浓,司锦号染丝坊

司闵善手持火把,打开尘封的地库大门,与贡布顺石阶而下。

地库水池与府南河相通,原为司锦号浣丝、染丝、洗锦所用,已废弃多年。

二人合力摇起水道口的栅栏,黑暗中,一具形制诡异,高六尺多,头尖尾阔,颜色呈深绿色的阴沉木棺材顺着水道静静地漂了进来!

一副空棺在清晨下葬,司家白发人送黑发人引众人叹息,却不知司闵善早与儿子有来世约定:

“此一别三年后,吾将身披圣袍归来!”

司闵善每日都来看棺木里的人,一呆就是大半夜,这阴沉木棺果然神奇,至阴至纯,里面躺着的那”人”始终面容安详,如沉睡一般!

他对儿子所说更加深信不疑,心中笃定!

清晨,司锦号各机坊开工了

众人都在传:当家的收了个“藏民”做学徒。

杰吉贡布其实是白马人,但在山下这些汉人眼里,自川西高原下来的都统称“藏民”。

白马人与藏族并不同源,其祖先是氐、羌,来自羌塘高原,信仰的是原始苯教,崇拜大自然和祖先。

白马人认为世界是圆的,万物以循环往复的形式存在,萨满负责沟通天地,传达“神”的旨意。

白马人世代居住的地方山深林茂,风吹草低,宽阔的达拉河谷游弋着群群牛羊,年复一年荞麦花开,青稞飘香。

如今,贡布远离家乡,千里迢迢来到这汉人聚居的地方,眼前虽然熙熙攘攘,花团锦簇,但他明白自己不属于这里!他一心只想成为一名伏藏师,为此他苦苦修炼,可上师说,他之所以迟迟没有证悟,看不到伏藏之所在,是因为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共命”!

贡布的“共命”究竟是谁?

青莲街,拂晓

贡布站在府河边,望向阴沉木棺来的方向,若不是有都江堰从中阻隔,这“神藏”本可以顺着河流一路向西南,阴符开道,神鬼指引,避开人间万险,奔赴宿命……想起自己在都江堰离堆遇到的险象,犹自惊心!

这时,由远及近传来“啪嗒啪嗒”的脚步声,晨光中跑来一个挑着水桶的小个子,那是他赤着双脚在青石板上奔跑发出的声响。

府南河青莲街这一段两岸机坊众多,临河的作坊都在河边修砌石阶,织染工直接在河水里浣丝洗锦,红红绿绿的染丝水直排入河,刚织成的锦也拿到河里反复濯洗,经年累月的洗染令河水表面常年泛着白色的泡沫,早已不可供人饮。青莲街上各家吃的都是井水,尤其是街尾那一眼井,水格外清澈甘甜,附近两条街上家家户户都爱去那眼井打水,每天天不亮就有人来排队。

眼下这个恐怕是司锦号哪家铺子的学徒,挑着担从贡布身边跑过,两个大水桶在他瘦小的身体两侧直晃荡。

贡布目送他的两只光脚板在黎明的微光里幻化成交替起落的两个白点。

江五宝正是那个每天来挑第一趟水的新学徒。

几天前,成都府,通惠门,早春寒

十四岁的江五宝跟着同乡秦师父来成都府的织锦作坊当学徒,一路跋涉,困乏饥寒。

时已近傍晚,西城门外护城河上的十二座桥人车马拥挤不堪,只听守门的官兵一声“放行!”便向西门蜂拥而去。江五宝拽住师父的衣襟生怕走脱,一路被挑担急行的小贩推搡着,被师父催促着来到府河边的青莲街,五宝已经瞧见“司锦号”气派的铺面了,师父却不往那人进人出的门里去,领着他绕到背街处,进了一个僻静的院子。

师父家的铺子不大,只有两间机房,两张大花楼织机,铺子的名字就是师父的姓和门牌号加在一起,叫“秦家28号”。另外还有“樊家29号”“吴家31号”“乔家30号”......青莲街上的六家织锦铺子,都是负责给“司锦号”供货的,大号接了单子,发给各家铺子加工,出的货都打上“司锦记”的印戳。。

这一日晚上,师娘跟他说:明日大号当家人要相看今年各铺子新招的学徒,让他晚上洗一洗,明天好见人。

司锦号议事堂

各家铺子新招的学徒个个高大英挺,聪明机灵,穿着体面,里头有一个“藏民”更是器宇轩昂,出类拔萃!约莫二十来岁,身量极高,身姿挺拔,一头浓密卷发,高鼻深目。珊瑚珠装点着藏袍,袖口露出羊皮里子,脚踏牛皮靴,腰里还别着一把弹弓。

五宝听旁边人悄声议论,说这人是老板自己招来的。

学徒们被领进内宅院,小伙子们一个个仪表不凡,司家的女人们都出来看稀奇了!

众人只见侧楼上的人群里,身穿一青一红的两个少女往下瞧他们。

有学徒知道那就是司家的两位小姐,都兴奋紧张起来,或是挺胸收腹,或是高声笑谈,千方百计吸引二人的目光。

头一次见到那么好看的女子,五宝只觉得头皮发麻,尤其是那个穿红锦缎的,笑声如银铃贯耳,举止活泼,晃得他头昏眼花。

“嘘—!”众人只听得耳边一声清脆的响哨,那个“藏民”居然以指为哨冲着二楼的两位小姐打招呼!

“你个‘兔儿’干什么!我打死你!”

突然一声怒吼,一个大爷冲上来冲那“藏民”胸口就是一拳,吓得其他学徒赶紧低头缩脑往后站,那个“藏民”却不闪不躲立在原地,任凭面前的小老头对着自己挥拳舞掌。

樊师父忙上来拉住这位“大爷”,劝道:

“藏民不懂咱们汉族规矩,您老担待些!”又跟他耳语两句,“大爷”这才作罢。

经历这番风波,等众人再抬头时,二楼上的两位小姐已经不见人影。

事后五宝心想今天这场相看新学徒有蹊跷,有几个压根不像来学手艺的穷苦人家孩子,尤其是这个藏民……后来听铺子里的人议论五宝才知道,原来当家的是借收学徒给女儿招一个上门女婿,要人品好,还要懂织锦,能接手司家几辈子传下来的织锦生意。

司家这织锦坊自宋代就开始织锦,如今传到司老板已经是第九代了。司家多年供御,“司锦号”是本地蜀锦大号,规模盛大,门类齐全,工艺完整,下设五、六个铺子。各铺子都由大号统一接单供锦,却又各有所长,樊记主攻选丝和装造织机,吴记善染丝及设计纹样,秦记则精于挑花结本。“司锦记”蜀锦的订单甚巨,多年来与各铺子形成的统一进销分成模式运作良好,却不料去年司家长子暴毙,眼见偌大个家业无男丁接手,这才打起了招赘婿的主意。

众人皆知司家有一对人品出众的双生花!姐姐司青竹聪慧稳重,惜老怜贫,自幼跟着家里的大师傅从染丝开始学习织锦技艺,过眼便能分辨锦缎高下,小小年纪就是个行家。

这上门女婿却不是为她招的,司青竹早已议定了前财政公所织染局使吴大人的二公子,若不是家中突遭长兄亡故,年内就该筹备亲事了。

当家的意思,是要为小女儿司红莲招赘。

虽是一母同胞的双生姊妹,两人的容貌气质却截然不同。姐姐青竹生得端庄大方,鹅蛋脸上总带着温婉笑意,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沉静气度;而妹妹红莲眉眼如画般娇艳,眼波流转时总带着三分俏皮,尤其是眉心那粒朱砂痣更显妩媚动人。与司青竹的似清茶含蓄内敛不同,司红莲如烈酒张扬恣意,行事作风全然似个男娃儿。当年给两姊妹裹脚,姐姐咬牙忍耐一声不吭;轮到她时,足足嚎了三天三夜,抵死不从,司老板儿心疼了:“算了!日后她脚大嫁不出去,就招婿上门!”

司红莲从小就爱在这青莲街上和男孩子们玩耍打闹。

“一个女娃娃,手里一把梭子舞到飞起!你们瞧没瞧见她眉心那个红点子,就是小时候耍梭子玩不小心戳到的!”

司红莲虽然淘气,不过最护身边人,热心又耿直,活泼又聪明,三言两语便能逗得老少开心,是阖家的宝。

如今要为这样的一个妙人儿招婿,既慰藉了当家的丧子之痛,又全了其爱女之心,这等幸事,众人只等着看是哪一个有福的。

年前当家的把几家铺子的大师父请去,将一番心思和盘托出:欲自司锦号之中拣选资质不凡之人,自学徒做起,其间悉心考较,三年后以人品手艺皆出众者为赘婿。

几位师父下来,心中各有盘算,都盼着自己推荐的人能接手司家偌大的产业。有提携亲友后辈的,也有专拣机灵俊秀的。唯有五宝的师父秦师父,老老实实招了个本分学手艺的徒弟。

一缕春风拂过锦城。宿命的织梭开始穿行,命运的经线纬线悄然交织,不知将织就怎样诡谲多变的图纹?

最新小说: 人间百味无常录 南草之风 和吸血鬼顶流搭戏的100天 妖书诡闻 清风绿叶夏相随 于怀阳古典诗词集 男友给我九元彩礼,却送妹妹豪车 我亲手破了老公的旺夫运 每天都在吃瓜第一线 当暗恋修成正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