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得知君玉即将成婚的消息,仿若整个天地都在瞬间崩塌。
她失魂落魄,脚步踉跄地回到诗滢轩,刚迈进房门,便似被抽去了所有力气,瘫倒在窗前的椅子上。
她眼神空洞,茫然地望向窗外,那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一切,却又似乎什么都未曾看见。
曾经,这房间里满是她与君玉的欢声笑语,每一个角落,每一寸空气,都留存着他们爱情的痕迹。墙壁上,还挂着他们一同创作的书画;桌案上,摆放着君玉为她挑选的文房四宝。
然而此刻,这些曾经美好的回忆,却如同一把把锋利无比的利刃,一下又一下,毫不留情地刺痛着她的心。
“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碧玉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痛苦与迷茫。
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她那日渐消瘦的脸颊缓缓滑落,一滴一滴,沉重地滴在她的手背上。
她的心中被痛苦、绝望与不解填满,曾经与君玉那些真挚热烈的山盟海誓,难道就这样如泡沫般,轻易地破碎了吗?
日子在痛苦与煎熬中一天天流逝,碧玉的身体愈发虚弱。
原本如桃花般红润的脸颊,如今苍白得如同冬日的残雪,没有一丝血色;曾经明亮得如同星辰般的双眸,也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只剩下无尽的哀伤,仿佛一汪深不见底的幽潭,弥漫着化不开的悲戚。
尽管如此,她依旧每日固执地守在诗滢轩中,眼神中带着一丝近乎执拗的期盼,希望君玉能突然出现在她面前,给她一个合理的解释,告诉她这一切不过是一场可怕的噩梦,醒来后,他们依然能像从前那般,在西湖畔携手漫步,谈诗论画。
然而,君玉始终未曾出现。
他被父亲安排的人严密监视着,一举一动皆在父亲的掌控之中,犹如一只被困在牢笼里的鸟儿,无法挣脱束缚。
婚礼的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家中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热闹的景象。
可君玉的心,却如坠入了万丈冰窖,寒冷刺骨。
他对碧玉的思念,如同疯长的藤蔓,在心底肆意蔓延;内心的愧疚,也如巨石般,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但面对父亲的权威和家族的压力,他却感到深深的无力,只能任由命运的巨轮无情地碾压过他的爱情。
“父亲,我求求您,让我再见碧玉一面吧。”
君玉再次满脸泪痕地跪在父亲面前,声音里带着哭腔,苦苦哀求着。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仿佛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期盼着父亲能网开一面。
宰相坐在太师椅上,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冷漠。
他冷冷地说道:
“不行!你既已答应这门婚事,就不要再与那女子有任何瓜葛。我们家族的颜面不容有失。你身为宰相之子,应当以家族的利益为重,切不可因儿女私情而坏了大事。”
“可是父亲,我真的爱碧玉,我不能就这样辜负她啊!”
君玉的声音带着颤抖,心中的无奈与痛苦如汹涌的潮水般翻涌。
他想起与碧玉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过往如同电影般在眼前不断闪过,每一个画面都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撞击着他的内心。
“爱?在家族的利益面前,儿女私情一文不值。你若再执迷不悟,休怪我无情。”
宰相站起身来,背对着君玉,语气冰冷得如同腊月的寒霜。
他的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高大威严,却也让君玉感到无比的陌生和恐惧。
君玉知道,父亲一旦做出决定,便如同铁板钉钉,不会轻易改变。
他感到无比的绝望,心中充满了对自己懦弱的痛恨。
他痛恨自己在面对家族压力时的退缩,痛恨自己无法保护心爱的女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独自承受这一切痛苦,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在君玉成婚的那天,碧玉强撑着虚弱不堪的身体,一步一步,艰难地来到了君玉家的府邸外。
府邸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红的喜字贴满了每一扇门窗,宾客们络绎不绝,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回荡。
然而,碧玉却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与她毫无关联的世界,这里的欢乐与她相隔甚远,她的心早已破碎成无数片,散落在风中。
她远远地望着府邸内的场景,泪水模糊了双眼,眼前的一切变得模糊不清。
她看到君玉身着华丽无比的喜服,头戴乌纱帽,帽上的红缨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
可君玉的脸上,却没有一丝新婚的喜悦,有的只是深深的疲惫与无奈。
那一刻,碧玉仿佛明白了君玉的无奈,但心中的痛苦却并未因此减轻半分,反而愈发浓烈,如同烈酒般灼烧着她的心。
“君玉,我们的爱情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
碧玉轻声呢喃,声音微弱得如同风中的残烛,很快便被淹没在喧嚣热闹的声音中,没有激起一丝波澜。
回到诗滢轩后,碧玉的病情急剧恶化。
她虚弱地躺在床上,意识逐渐模糊,时而清醒,时而昏迷。
在恍惚中,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春日,与君玉在西湖畔相遇的场景如梦幻般浮现眼前。
她看到君玉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衫,手持折扇,风度翩翩地向她走来,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
他们一起在西湖边漫步,欣赏着湖中的荷花,谈论着诗词歌赋,互诉着彼此的爱意。
那些美好的时光,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她的脑海中闪耀。
“君玉,我好想你……”
碧玉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那笑容中带着无尽的眷恋与思念,轻声呼唤着君玉的名字。
她的声音如同游丝般微弱,仿佛下一秒就会消失在空气中。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璞玉的书生来到了诗滢轩。
璞玉与君玉相貌极为相似,同样有着高挑挺拔的身姿,眉宇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且才华横溢。
只是,他因家境贫寒,生活略显窘迫。
他听闻碧玉才华出众,在诗词书画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便慕名前来拜访,希望能得到她的指点,解开自己在学业上的困惑。
当他踏入诗滢轩,看到病床上的碧玉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
只见碧玉面色苍白如纸,嘴唇毫无血色,身体虚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倒。
“姑娘,你这是怎么了?”
璞玉关切地问道,眼神中满是担忧。
他快步走到床边,微微俯身,想要听清碧玉微弱的声音。
碧玉微微睁开眼睛,看到璞玉的瞬间,仿佛看到了君玉的影子。
她的心中五味杂陈,那些与君玉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但她还是强打起精神,用虚弱的声音说道:
“公子……不必担心,小女子只是偶感风寒。不知公子前来,所为何事?”
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一些,不想让眼前的人看出她此刻的虚弱与无助。
璞玉将自己的来意详细地说明后,碧玉看着他,仿佛看到了曾经那个充满理想和才华的君玉。
她想起君玉曾经对她的鼓励,让她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于是,她决定帮助璞玉,就像当初君玉给予她力量一样。
“公子既有才华,又有抱负,不应被家境所困。小女子虽无甚钱财,但愿意资助公子赴京赶考。希望公子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不要辜负了这一身才华。”
碧玉说道,她的声音虽然微弱,却带着一丝坚定。
璞玉听后,惊讶不已,连忙说道:
“姑娘,这如何使得?如此大恩,在下无以为报。姑娘身体抱恙,这些钱财还是留着姑娘自己养病吧。”
璞玉心中既感动又担忧,他深知碧玉的好意,却又不忍心接受她的资助。
“公子不必客气,只望公子日后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也是小女子的一点心意,还望公子不要推辞。”
碧玉微笑着说道,尽管那笑容中带着一丝虚弱,但却透着真诚。
她觉得帮助璞玉,仿佛是在延续她与君玉之间那份美好的情感。
于是,碧玉用尽全身的力气,缓缓起身,从床头的柜子里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递给璞玉。
那些积蓄,是她这些年来卖诗、卖画,以及接待文人雅士所积攒下来的,凝聚着她无数的心血。
璞玉感激涕零,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碧玉发誓道:
“姑娘如此大恩,在下没齿难忘。若有幸考取功名,定当回来报答姑娘的恩情。”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与坚定,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不辜负碧玉的期望。
然而,碧玉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
在璞玉离开后不久,她终于支撑不住,生命的烛火在一阵微风中悄然熄灭。
当她咽下最后一口气时,眼中还含着对君玉的思念和不舍。
“君玉……来生……我们……再相见……”
碧玉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轻声说道,随后,她的手无力地垂落,如同凋零的花瓣,轻轻地落在床边。
房间里,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只有窗外的风声,如泣如诉,仿佛在为她的离去而哀悼。
诗滢轩内,曾经充满生机与温暖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了无尽的悲伤。
碧玉的离去,如同流星划过夜空,短暂而凄美。
她的故事,也在这个繁华的世间留下了一抹淡淡的哀伤,令人叹息。
而君玉,在婚后得知碧玉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
他不顾众人的阻拦,不顾一切地来到碧玉的墓前。
只见那座小小的坟墓,孤零零地立在西湖畔的一片草地上,周围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君玉缓缓走到墓前,双腿一软,重重地跪在地上。
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洒落在墓碑上。
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责与悔恨,那些与碧玉的过往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每一个画面都如同锋利的刀刃,刺痛着他的心。
“碧玉,是我对不起你,我来晚了……”
君玉自责地说道,声音里充满了痛苦与绝望。
他知道,自己永远失去了最爱的人,这份遗憾将如影随形,伴随他一生。
从此以后,君玉常常来到碧玉的墓前,对着墓碑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
每到西湖荷花盛开的季节,他都会想起与碧玉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他仿佛又看到了碧玉在西湖边微笑着吟诗作画的模样,听到了她那清脆悦耳的笑声。
然而,每当他回过神来,看到的却只有那冰冷的墓碑,心中的痛苦也愈发浓烈。
他的一生,都将在对碧玉的愧疚和思念中度过。
而这段凄美的爱情,也成为了人们口中流传的悲伤故事,让人为之动容,感叹命运的无常与爱情的脆弱。
每当人们走过西湖畔,看到那片盛开的荷花,便会想起碧玉与君玉的爱情,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惋惜与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