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抓住商机(1 / 1)

她没发现,在“磁带销售”那一页的最底下,一行极小的字正缓缓浮现。

它静静地写着:“注意:1981年严禁传播西方文化,违者严惩。”

清晨五点。

村里的公鸡刚打鸣,天边还泛着淡淡的青灰色。

渔村依旧沉浸在朦胧的睡意中,家家户户的窗户还紧紧闭着。

远处海风轻轻拂过,带来咸湿的气息。

秦晓玥揉了揉发酸的腰。

昨晚睡在那张硬邦邦的木板床上,硌得她整夜辗转反侧。

一抬眼,就看见妈妈刘小英在灶台边忙活了。

她系着一条洗得发白的蓝布围裙,袖子高高挽起。

锅里煮的红薯粥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赶紧把粥喝了,我们得早点出发去赶集。”

刘小英掀开锅盖,舀起一勺浓稠的粥,倒入一只边缘有些磕碰的粗瓷碗里。

她又迅速塞给秦晓玥半块玉米饼,那饼子颜色发黄,表面粗糙,是用最普通的粗粮磨粉做的。

她压低声音,急促地叮嘱:“拿好了,别让你爸瞧见。他今早脾气不好,要是看见你多吃了口吃的,又得唠叨。”

秦晓玥双手捧着粗瓷碗,热气直往脸上扑,熏得她鼻尖发痒,眼眶竟有点发热。

她突然想起2023年,自己为了瘦腰,每天早上对着体重秤发愁,宁可饿着肚子也不吃一口早餐,如今却因为半块饼子,心里暖得不行。

“妈,今天咱们去哪个地方卖鱼?”

“还能去哪?西门市场。”

刘小英一边收拾灶台,一边回答。

她弯腰提起两个沉甸甸的鱼筐,筐里堆满了冰块和昨晚剩下的新鲜海鱼。

“这些是昨晚剩下的货。”

她说着,把扁担穿过鱼筐的提绳,试了试重量,眉头微皱。

天刚泛白,母女俩就动身了。

刘小英挑着扁担走在前头,秦晓玥紧跟其后,背上挂着个小布包,布包是用旧衣裳改的,针脚细密,里面装着零钱。

几张皱巴巴的毛票和几枚硬币,是今天卖鱼要用的找零。

小路湿漉漉的,昨夜下过一场小雨,地面泥泞不堪。

她的塑料凉鞋底薄,几次陷进泥坑,鞋帮上沾满了褐色的泥点。

她不得不低头小心地拔出脚,生怕走得慢了被落在后面。

远处传来沉闷的机器响声。

那是推土机在作业的声音,轰隆隆地碾过清晨的空气。

据说特区已经开始建设了,新的道路、新的楼房正在一点点拔地而起。

秦晓玥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只见远处烟尘扬起,隐约可见几台大型机械在推平土地。

走了差不多两个小时,脚底早已发麻,腿也有些酸胀。

终于,眼前一下子开阔起来。

原本狭窄的土路变成了稍宽的砂石路,两旁的房屋也渐渐多了起来。

秦晓玥瞪大了眼睛,这就是1980年的深市?

她曾在历史课本上看到过它的名字,也听说过它未来的繁华,但眼前的景象,依然让她感到震撼。

几排低矮的瓦房中间立着几栋白墙新楼,外墙刷着水泥。

街上的人穿着都挺朴素,男人多穿中山装或劳动布衫,女人则多是素色的棉布衣裳。

偶尔能看见骑自行车的干部模样的人,戴着干部帽,公文包挂在车把上,风风火火地穿行而过。

最热闹的是西门市场,远远就能听见喧嚣的人声。

“愣着干嘛?快点摆摊!”

刘小英轻轻拉了她一把,语气中带着一丝催促。

她知道秦晓玥第一次来这么热闹的地方,难免有些发怔。

她们在市场角落搭起一个小摊,把鱼筐并排放好,铺上一层湿布,再把几条新鲜的鱼整齐地摆在上面,旁边放上一杆老旧的木秤。

刘小英迅速从布包里掏出几张毛票,压在秤砣底下,算是“开张”了。

“同志,这鱼多少钱一斤?”

一个烫着卷发的年轻女人缓缓蹲下身子,微微歪头看向鱼摊。

她的卷发在阳光下泛着微光,穿着一件浅蓝色的碎花衬衫,衣领别着一枚小巧的塑料胸针。

秦晓玥一愣,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那女人脸上,心里猛地一颤。

那熟悉的称呼,仿佛把她一下子拉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集体生活里。

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刘小英已经麻利地接过话头。

“小的两毛五,大的三毛,都是今早刚从湖里捞上来的,活蹦乱跳的,保证新鲜!”

“太贵啦!”

那年轻女人直起身子,皱了皱眉,嘴角微微下撇。

“华侨商店才卖两毛二,还包冰保鲜,你们这价,差得有点多。”

“华侨商店卖的是冻鱼!化了冰都不知道放多久了!”

刘小英一听就急了,声音也提高了些,手指着盆里还在摆尾的鲫鱼。

“您看我们这鱼,眼睛透亮,鳃红鳞鲜,刚离水不到两个钟头,这叫真真正正的鲜货!能一样吗?”

秦晓玥见气氛有些僵,连忙轻轻碰了碰刘小英的手臂,笑着接过话头。

“大姐,您先别急着讲价嘛。我瞧您这发型可真洋气,是不是海港那边正流行这种大波浪卷?看着特别有味道。”

那女人先是一怔,随即眼睛一亮,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

“你也知道?哎哟,你这眼力真准!这是我表哥上个月从海港回来时带回来的新潮生活杂志上登的款式,我在理发店比着剪的,花了三块钱呢!”

“真好看!”

秦晓玥由衷地赞叹,语气带着几分羡慕。

“线条自然,又不会太夸张,衬得您脸型都显得更秀气了。听说海港那边不光发型时髦,连音乐、衣服都特别新潮。”

程琴芬一下子来了兴致,双手不自觉地扶着膝盖往前倾了倾身子。

“可不是嘛!我最迷邓丽君的歌了,那嗓音,软软的,甜甜的,听着心里都化了。可惜啊,这边根本买不到正版磁带,街边小贩卖的全是翻录的,声音沙沙响,有时候还断断续续,听着都闹心。”

她一边说,一边轻轻叹了口气。

秦晓玥的心里却猛地一跳。

她忽然想起穿越前系统奖励的那本“八十年代财富秘籍”中曾提到:磁带翻录,是暴利蓝海。

尤其是清晰度高的翻录音源,在追求时髦的年轻人群中需求极大,且供给稀缺。

她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假装随意地笑了笑。

“大姐,我问您一句,要是有人能弄到声音特别清楚的翻录带,您愿不愿意花钱买?不是那种街边十块钱三盘的粗糙货,是专门设备翻的,效果接近原版。”

最新小说: 也如风雨也如晴 套路总裁得我心 有个固然 你好难养 爱情的幸福程序 心跳共振区 江烟行 景暖缠甜 阳台上的乌托邦 养虎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