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出发(三)(1 / 1)

胡静停顿了一下,说:

“但这群人——乔伊、王昭、陈树、刘小利……他们让我想起我高一时候的自己。”

“不怕天真,不怕失败,天天讨论‘世界是不是能被改变’……甚至也相信‘自己能改变点什么’。”

游戏角色在屏幕上死掉了一条命。

胡静没有继续操作,只是看着屏幕放空。

她转头对乔磊说: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其实也是‘桐山二中人’。”

“也备战过高考,也为一道选择题争得脸红,也被老师骂,也偷偷喜欢过体育委员。”

“可后来毕业没考上,做销售,做服务,兜一圈……就被困在桐林商厦那层冰面上。”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

“我一直在那儿,看着别人年轻,别人失恋,别人哭笑,别人拼命……好像我活着就是为了看别人生活。”

乔磊也没说话。

他手搭在游戏机顶上,默默点了一根烟——也没真点燃,只是叼着。

两人站在街机光影中,像站在一个暂停了的游戏世界,背景音哔哔响,现实却缓慢流动。

乔磊低声说:

“你知道我昨天在煤矿干了什么吗?”

“我在井口下去前说:‘沈局,这活我不想干。’”

他摇摇头:

“但我还是下去了。”

“不是因为我合适,是因为我不下去,那群高中生就得靠地图走路。”

他把烟拿下来,叹口气:

“你现在也不是在替滑冰场值班,你是留在那里……为了他们还有个回得去的地方。”

胡静转头看他,眼神温热。

她忽然笑了笑,说:

“那我是不是也该给自己申请个‘预备组成员编号’?”

乔磊一愣,继而咧嘴:

“编号1002,角色:胡静,职能:外联+街机打怪。”

胡静一边笑一边往街机投下最后一枚游戏币:

“我有个新工作目标。”

“除了在冰场放王杰的歌——还要帮一群少年,把命运的卡带换成通关的版本。”

街机音乐一转,通关动画开始滚动。

胡静站直身体,长舒一口气。

游戏结束,她的现实生活也似乎完成了“第一关”。

不是胜利通关,而是走出了“看别人玩”的围栏,真正把自己放进了战局里。

这一次,不是打发时间。

是再上一次“人生街机”。

这次,她带着一条命,愿意为青春再搏一次。

2002年3月18日,桐山二中,高170班教室,上午7:55

教室前门刚被拉开,一阵粉笔灰混着洗手液味的空气立刻钻入鼻尖。窗子大开,春寒料峭,风把黑板角落刚写的“高170班·本学期目标”吹得有些歪斜,白粉字下面还多了一个斜勾,像谁偷偷练字时留下的尾巴。

班主任石爱红老师走进来,穿着深蓝毛呢外套,手上夹着厚厚的一沓新课表和一盒粉笔,一进教室就板起脸:

“新学期开始了,我不想废话多说——这是高三最关键的一学期。”

教室里一瞬间安静下来,连刘小利也老实地把凳子坐正了。

石老师脚步铿锵地走到讲台,转身扫视全班。

她说话向来直给,一句话一刀口:

“上学期期末成绩,我们高170班,被高171甩了3.6个平均分!”

她把成绩表拍在讲台上,“啪”一声,震得教室前排桌子抖了抖。

张芳下意识挺了挺背,王昭放下刚整理好的书皮,乔伊合上了英语词汇本。

石老师继续发力:

“我们班谁都不是等闲之辈。”

“但你们这几个——”她话锋一转,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向乔伊、马星遥、陈树、张芳、王昭、刘小利,“别以为你们搞了个什么社会调研,就能放松警惕。”

教室里发出一阵压抑的咳嗽声,几名平时成绩稳定的“观战型同学”偷偷憋笑。

乔伊面不改色,只是淡淡抿了抿嘴,

陈树摸了摸桌洞里藏着的便携无线听力器,装傻。

王昭则嘴角微微扬起一丝:“果然来啦。”

张芳想站起来解释,但又怕老师直接升温——忍了。

刘小利则已经准备了“段子化解法”,结果石老师压根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石老师扫完他们,重重地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

“这学期目标:全面超过高171。”

“每个人都有任务。”

“我不管你是干科研、打比赛、跳街舞、玩无线电——你期中考试考不过高171的对口小组,你就别想参加任何活动!”

她顿了顿,看向全班:

“这是一场‘没有回头路’的仗。”

“你们现在,不是‘再熬一下就毕业’。是:要拼尽一切,把‘这段青春’留下一个像样的交代。”

说完这段话,教室陷入短暂安静。

窗外有风吹动树叶,阳光落在书本封皮上,反着光。

刘小利忽然低声感叹了一句:“老师,您要是去演讲,肯定场场爆满。”

全班一片憋笑。

石老师瞥他一眼:“刘小利,给我把《历史同步练习册》当场写完。”

“我让你上热搜?你先上作业分。”

这就是桐山二中开学第一天的氛围。

热,乱,憋笑,紧张,硬扛——但没人会后悔。

讲台上粉笔的摩擦声、学生桌下偷偷换新书皮的动作、最后一排偷偷摸耳机的神情,一切都和青春一起“同步”了。

张芳重新列起复习计划,把英语、数学、理综分三色笔标记。

陈树在物理练习册第一页写下:“Ω之外,物理为王。”

马星遥看似在记笔记,其实在默背量子干涉方程——他现在已经习惯“量子”与“高考”并存的状态。

王昭翻开作文集,写了一句:“什么叫青春?就是不被规定路子,自己踩出节奏。”

而乔伊,却在数学书的第一页,写下了一行只有她自己能懂的字:

“Ω之外,也得满分。”

因为她知道,现在她是高三学生,是“乔伊”,不是“未来变量”,不是系统锚点。

现在,她也要被“模拟考”吓得晚上做梦。

也要因为一次语文小测没写完议论文而心烦。

她也在高考赛道上奔跑——就像所有人一样。

食堂门口排队长龙蜿蜒到校门口,五毛一碗的玉米粥、五元一份的鸡蛋炒面、还有“特别菜”——炸土豆条+豆瓣酱拌黄瓜,一上桌就被抢光。

刘小利带着大家“快走插队”模式冲进食堂:“人类进化的标志,不是直立行走,是排队插位!”

张芳气喘吁吁地抢到最后一份土豆条:“为了热菜,我愿意在食堂打拳。”

王昭忍不住笑了,帮她接过托盘。

午饭后,篮球场成了“课表外的体能训练场”。

男生们脱了外套打三对三,女生坐在边上嗑瓜子、晒太阳、交换笔记本。

陈树和马星遥拿着耳机在角落“监听树一号”的频率,一边还被刘小利“飞球”砸了脑门。

“我靠,打的不是篮球,是暗号?”

校园广播又响起了孟庭苇的《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王昭站在教学楼走廊上,看着天边霞光淡去,乔伊走过来,两人靠在栏杆上。

“今天……挺像高三的。”

“今天我们确实是高三。”

是啊,这群本想改变系统的孩子,这一刻都愿意好好把书皮包平,把课代表作业簿记清,把“自己的青春”也做得整整齐齐。

窗帘被春风微微掀起,外头光亮,屋里却安静得能听见钟表的滴答声。

乔伊本来只是趴在书桌边小憩,脑袋埋在胳膊里。可刚闭上眼睛不久,胸前那枚吊坠——一颗小巧的银白色球体,又一次开始震动了。

不是自然地抖,而是极有节奏的——一长,两短,一长,一短,像莫尔斯电码,又像某种频率波动的信号。

她猛地睁开眼,坐直了身子,手指下意识握住吊坠,感觉那股细微但有力的震颤像一道道“无声警报”,穿过她的皮肤,直达心底。

“又来了……”

这是这枚吊坠一周来第三次“自发震动”,但今天的比任何一次都清晰、都冷峻、都像带着某种迫切的意图。

乔伊知道,不能再忽略了。

二十分钟后,陈树带着“树一号”赶到了。

宿舍窗帘被放下,房门插好。桌上摊着吊坠、记录本、“树一号”的主机和一堆导线、电池包,还有陈树刚调试好的信号分析板。

乔伊没多说,只把吊坠平放在接收垫上,低声说:

“这次不一样,它不是‘波动’,而是有规律。”

陈树点头,把耳机套好,快速按下接收键。

伴随低频嘶嘶声,一串跳动的绿波点开始在屏幕上滚动。他一边看、一边调节电流过滤参数,嘴里低声念着:

“频率基本稳定……主幅起伏0.3到0.7赫兹之间……不属于自然电干扰……不是电梯、广播塔、也不是对讲机……”

乔伊问:“会是你上次提到的‘交错回波’?”

陈树摇头:“回波没这么干净,这是有目的的、有人为标定的频率。”

几秒后,屏幕上的图形定格,一串信号代码被解析为六个英文字母:

T-E-R-M-I-N-A-T-E

终止。

紧接着,另一行:

A-C-T-I-O-N

行动。

乔伊瞳孔微缩,低声重复:

“Terminate… Action…”

陈树抬头,声音压低:“这是……‘终止行动’?”

与此同时,在桐山城郊某处简易平房的角落,墨镜男正坐在一张旧床边,膝上摊着一块银灰色接收板,他的手指停在一个旧型号信号输入器的按钮上,面前一台改装CRT电视模糊闪动。

屏幕上显示着一张微弱分辨率的黑白画面,是乔伊宿舍的桌面轮廓,“树一号”的线头在画面一角若隐若现。

石尽的眼神始终没离开画面,指节泛白,嘴里低声喃喃:

“你们不懂……你们都不懂。”

“那不是你们能控制的东西……”

“一旦Ω第二次被擅自激活……‘偏轨锁定机制’将启动……系统将默认你们是‘替代主控’,我……就永远回不去了。”

他缓缓摘下墨镜,露出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

“乔伊……你必须回到你该去的地方。这个世界……不该容纳你。”

“你是系统的残影,不能成为变量。”

他轻轻地,几乎是哀求般地按下了信号发射按钮。

回到乔伊和陈树:推理开始

陈树把数据打印出来,一边解读,一边陷入沉思:

“这不是矿井信号,不是无线干扰,不是设备误触……”

“这是一段主动投放的外部指令,而且……发射点没有源头记录,像是从‘内部时空回环’里注入的。”

乔伊皱眉:“你的意思是——它不是现在这个时间发的?”

陈树点头:“从数据稳定性来看……它可能来自一个‘时间切片中的静止节点’。而发信者——似乎并不在我们这个时空轨道上。”

乔伊缓缓开口,像在自言自语:

“谁会想阻止我们?”

“而且是用这么‘文明理性’的方式——不炸、不干扰、不威胁……只是发来一句:‘终止行动’?”

陈树沉默,许久之后才说出一句:

“也许……我们在做一件本不该由我们做的事。”

乔伊忽然心头一凉。

“可这句话……像不像是给我个人的?”

陈树看着她,缓缓点头。

两人对视了一秒,又迅速移开视线。

谁都没说出那个名字:乔伊。

谁都没说出那个潜台词:你不是这个时空的存在。

陈树将手里的频率图递给乔伊,语气平静:

“如果这真是警告……它不是不让我们继续,而是不想让你留下。”

乔伊轻轻握紧吊坠,眼神渐冷:

“可它没说‘停止我’,它说的是——‘终止行动’。”

“那就是对我们所有人的威胁。”

她站起身,声音坚定:

“我不会放弃。我必须弄清楚它到底在怕我们碰到了什么。”

窗外春风轻掠,桌上的纸张微微颤动,

而系统的那一头,有人,在等他们“自我收手”。

可他们已经开始反向追踪。

黄昏的光照进窗户,马星遥坐在旧天台的水泥台阶上,手表安静地扣在左手腕上。

可他能感觉到,它又震动了——微弱,但清晰。

不是走动,不是电池老化,不是地磁变化。

他曾在无数深夜琢磨量子纠缠、宏观叠加、非因果波动,现在,这枚看似普通的电子表,以7.2秒间隔、两长一短的律动方式,像是在传达某种“含义不明但情绪强烈”的信息。

马星遥的直觉告诉他:

“这是一次‘拦截’。

它不是来自自然,不是矿井磁场——而是有意识地提醒我:不要走下去。”

最新小说: 爱你比喜欢多一些 少帅追妻路漫漫 恣意肆意 辞丹阙 憨憨相公把钱都给我 望曦闻 绑定造星系统,顶流们跪求资源 卸甲将军寡妇妻 穿成傻千金,预知厄运整顿豪门 混沌谶:双生花逆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