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 / 1)

第十二章师傅真容谜团初现

东郊砖窑的轮廓在夜色中如同一只蛰伏的巨兽。

赵珩扶着阿砚穿过齐腰的荒草,每走一步都警惕地环顾四周。阿砚的伤口虽已无大碍,但连日的奔波让她脸色苍白如纸。她的右手始终按在剑柄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确定是这里?“赵珩压低声音问道。

阿砚点点头,指向砖窑侧面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老乞丐说的入口。“

砖窑早已废弃多年,墙壁上爬满藤蔓,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赵珩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里面黑洞洞的,伸手不见五指。

他刚踏进一步,突然感到脖颈一凉——一柄剑无声无息地抵在了他的咽喉上。

“慢着。“阿砚按住赵珩的肩膀,对着黑暗道,“惊鸿掠影。“

剑尖微微一顿,随即收回。黑暗中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云开见月。“

油灯突然亮起,昏黄的光线下,一个身材高大的灰衣男子站在他们面前。他约莫五十岁上下,左脸有一道狰狞的伤疤,从额角一直延伸到下巴,但右脸却出奇地儒雅,像个教书先生。

“白老怪...“阿砚的声音微微发颤。

男子——白老怪的目光在阿砚脸上停留片刻,突然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咧嘴一笑:“小丫头长高了。“他的声音沙哑粗粝,与儒雅的半张脸极不相称。

赵珩惊讶地发现阿砚居然没有躲闪,甚至嘴角微微上扬——这是她极少流露的表情。

白老怪转向赵珩,目光如刀:“你就是赵家小子?“不等回答,他突然出手,一掌拍向赵珩胸口。

赵珩本能地侧身闪避,却见白老怪的手掌在中途变招,化掌为爪,直取他咽喉。千钧一发之际,阿砚的剑鞘横在两人之间。

“师父!“阿砚皱眉。

白老怪收手大笑:“不错,反应挺快。“他拍拍赵珩的肩膀,力道大得让赵珩踉跄了一下,“进来吧,时间不多了。“

砖窑内部比想象中宽敞,被改造成了一个简易的居所。墙角堆满了书籍和卷轴,中央摆着一张粗糙的木桌,上面摊开一张皇宫详图。

白老怪示意两人坐下,自己则从火塘上取下沸腾的水壶,沏了三杯茶。茶香在潮湿的空气中弥漫开来,竟是最上等的龙井。

“薛十三的药好用吗?“白老怪问阿砚,同时递给赵珩一杯茶。

阿砚接过茶杯:“您早就知道我在京城?“

“当然。“白老怪啜了一口茶,“从你跟着赵家小子查案开始,我就派人盯着了。“他转向赵珩,“你爹是个聪明人,把账册藏在敬事房,连李嵩都没想到。“

赵珩握紧茶杯:“您认识我父亲?“

白老怪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放下茶杯,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正是赵珩抵押给薛十三的那块。

“二十年前,我和你父亲、云沧海,是结拜兄弟。“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清晰,不再沙哑,“我们三人一起查先帝驾崩的真相,直到...“他的手指抚过脸上的伤疤,“直到云门惨案。“

油灯的火焰微微跳动,在白老怪狰狞的左脸上投下变幻的阴影。

“当年我们查到先帝之死与李嵩背后的宁王有关,“白老怪的声音低沉,“云兄掌握关键证据的前夜,李嵩先下手为强,栽赃云门谋反。“

阿砚的指节发白:“什么证据?“

“一份密旨。“白老怪从怀中掏出一块黄绢残片,“先帝察觉宁王有异心,密令云兄暗中调查。李嵩得知后,毒杀先帝,又伪造云兄谋反的证据。“

赵珩接过黄绢,上面只有残缺的几个字:“...宁王不臣...云卿密查...“

“我父亲知道这些吗?“赵珩问道。

白老怪点点头:“知道一部分。你父亲时任户部侍郎,负责核查边关军饷,无意中发现李嵩挪用军费资助宁王谋反的证据。他将证据藏在账册中,却不敢轻举妄动。“他苦笑一声,“我们三人约定分头行动,没想到...“

阿砚突然站起身,走到墙边一幅画像前。画中是一位英姿勃发的剑客,眉目间与她有七分相似。

“父亲...“她轻触画像,声音哽咽。

白老怪的目光变得柔和:“云兄若在天有灵,必为你骄傲。“他转向赵珩,“现在账册在你手上,我们终于有机会翻案了。“

赵珩从怀中取出账册,翻到最后一页:“这里记载先帝驾崩当晚,李嵩秘密运药入宫,经手人正是我父亲。“

白老怪凑近查看,突然指着一个小符号:“看这个标记!“

赵珩仔细辨认,发现是一个极小的莲花纹样:“这是什么?“

“宁王府的暗记!“白老怪激动地说,“李嵩用宁王府的药毒杀先帝,却让你父亲记录在案,这是要拉赵家下水!“

阿砚回到桌边:“所以李嵩不惜一切代价要找回账册...“

“不止如此。“白老怪冷笑,“新帝登基后,宁王表面恭顺,暗地里仍在结党营私。李嵩这些年贪墨的军费,大半都流入了宁王府。“

赵珩脑中灵光一闪:“所以账册不仅是过去的罪证,还是现在宁王谋反的证据!“

白老怪赞许地点头:“聪明。宁王计划在三个月后皇上祭天时发动政变,我们必须在那之前将证据呈交御前。“

“怎么呈?“阿砚皱眉,“李嵩把持朝政,我们连宫门都进不去。“

白老怪神秘一笑:“这就是我带你们来这儿的原因。“他指向桌上的皇宫详图,“三日后是太后寿辰,宁王会借机入宫。我们混入贺寿队伍,在宴会上当众揭发。“

赵珩仔细研究地图,发现一条标红的路线直通内宫:“这可行吗?李嵩一定戒备森严。“

“所以需要你们配合演一出戏。“白老怪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赵珩假装被捕,引开李嵩的注意;阿砚趁机接近太后,呈上证据。“

“太危险了!“阿砚脱口而出。

白老怪挑眉:“心疼了?“

阿砚的耳根瞬间变红,别过脸去:“我是说计划太冒险。“

赵珩却若有所思:“值得一试。但太后会相信我们吗?“

白老怪从怀中取出一枚金令:“这是当年先帝赐给我的密令,太后认得。“他的表情突然变得凝重,“但有一件事你们必须知道——宁王身边有个绝世高手,叫'血手'阎罗,此人武功不在我之下。“

阿砚的脸色变了:“江湖上传说能以掌风断金裂石的那个阎罗?“

“正是。“白老怪点头,“若遇上他,不要硬拼,立刻撤退。“

屋外突然传来一声夜枭的啼叫,白老怪神色一凛:“有人来了。“他迅速熄灭油灯,“从后门走,三日后辰时,在东华门外等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暗号是'杏花春雨'。“

后门通向一片茂密的树林。赵珩刚要迈步,白老怪突然拉住阿砚:“丫头,无论发生什么,记住终南山的约定。“

阿砚郑重点头:“弟子谨记。“

树林深处,赵珩和阿砚并肩蹲在一棵古松后,屏息听着远处的脚步声。

“你师父到底是什么人?“赵珩压低声音问道,“先帝密令、自由出入皇宫...“

阿砚的目光追随着远处晃动的火把:“我只知道他曾经是御前侍卫统领,因救先帝重伤,才隐居终南山。“

赵珩心头一震——御前统领,那可是正三品的大员!难怪白老怪对皇宫了如指掌。

火把的光亮越来越近,隐约能听到锦衣卫的交谈声:“...明明看到往这边跑了...“

阿砚突然抓住赵珩的手腕:“上树。“

两人悄无声息地攀上松树粗壮的枝干。透过茂密的松针,赵珩看到五六个锦衣卫正在树下搜寻,为首的赫然是李嵩的心腹——千户高崇。

“仔细搜!“高崇厉声道,“李大人说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一个锦衣卫举着火把照向树干,火光几乎擦着赵珩的靴底。阿砚的手按在剑柄上,随时准备出手。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尖锐的哨响。

“东边有发现!“一个锦衣卫喊道。

高崇犹豫了一下,终于挥手:“走!“

待脚步声远去,赵珩才长舒一口气。他转向阿砚,发现她的目光仍盯着砖窑方向,眼中满是担忧。

“你担心白老怪?“

阿砚轻轻摇头:“师父武功盖世,高崇奈何不了他。“她顿了顿,“我只是想起他说终南山约定时的表情...好像是在告别。“

赵珩不知如何安慰,只能轻轻握住她的手。令他意外的是,阿砚没有抽回手,反而紧紧回握。她的手掌不像寻常闺秀那般柔软,掌心有常年握剑留下的茧子,却让赵珩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心。

“走吧,“阿砚最终松开手,“先找个地方过夜。“

两人在树林深处找到一间猎人小屋,简陋但干燥。阿砚在门口布置了几根细线作为警报,赵珩则检查了窗户和壁炉的逃生路线——两人配合默契,无需言语。

月光从窗缝漏入,在地上画出一道银线。赵珩坐在墙角,借着微光翻阅账册,试图找出更多线索。阿砚靠在门边,擦拭着她的铁剑。

“赵珩,“她突然开口,“如果三日后计划失败...“

“不会失败。“赵珩打断她,“我们一定能还云门和赵家清白。“

阿砚将剑归鞘,走到赵珩身边坐下:“我是说如果。“她的声音异常平静,“你要把账册副本交给御史台的程大人,他是我父亲旧部,值得信任。“

赵珩合上账册,转向她:“我们一起交。“

阿砚没有回应,只是伸手取下发间的玉簪,在月光下细细端详。簪头的云纹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有生命一般。

“七岁那年,师父把这支簪子给我。“她轻声道,“说是父亲留给我的唯一遗物。从那天起,我就发誓要手刃仇人。“

赵珩看着她被月光勾勒的侧脸,突然明白这支簪子对她意味着什么——不仅是家族的信物,更是二十年复仇之路上的精神支柱。

“等一切结束,“他轻声道,“我陪你去终南山看看。“

阿砚转过头,眼中闪烁着赵珩读不懂的情绪。许久,她微微点头:“好。“

月光渐渐西斜,小屋陷入更深的黑暗。两人背靠背坐着,各自怀揣心事,却又因对方的存在而感到一丝慰藉。远处传来夜枭的啼叫,仿佛在提醒黎明前的危险。但此刻,在这方寸之地的宁静中,他们允许自己暂时放下肩头的重担,只是静静地呼吸,等待命运的下一步。

晨雾弥漫的官道上,一个卖柴的老汉推着独轮车缓缓前行。

赵珩戴着草帽,弓着背,完美地融入角色。独轮车的柴堆下藏着账册和阿砚的铁剑。不远处,阿砚扮作村妇,挎着菜篮,不时停下来假装采摘路边的野菜。

这是他们商量好的策略——分头行动,降低被一网打尽的风险。三日期限已到,东华门就在前方。

官道上的行人渐渐多起来,大多是进城卖货的农户和小商贩。赵珩压低帽檐,余光扫视着四周。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身上——那人站在东华门外的柳树下,草帽遮住了大半张脸,但腰间露出一截红绸。

“杏花春雨...“赵珩推着车靠近,低声念出暗号。

小贩头也不抬:“江南烟柳。“他掀开盖着糖葫芦的布,露出下面藏着的两套太监服饰,“换上,跟我来。“

赵珩悄悄给阿砚使了个眼色。三人先后溜进路旁的树林,迅速换装。太监的灰蓝色袍子套在身上,赵珩突然意识到这个计划比想象的还要危险——一旦在宫中暴露,就是死路一条。

“白大人已经安排好了。“小贩低声道,“你们跟着贺寿的队伍混进去,到了慈宁宫后,赵公子要故意引起骚动,引开李嵩。云姑娘趁机接近太后。“

阿砚将铁剑藏在宽大的袍袖中:“师父在哪?“

小贩摇头:“白大人只说按计划行事。“他递给赵珩一个小纸包,“必要时用这个脱身。“

赵珩打开一看,是几颗烟丸——遇风即燃,能产生浓烟掩护逃跑。

东华门外,贺寿的队伍已经排成长龙。各地官员、皇亲国戚的使者带着礼物等候查验入宫。赵珩和阿砚低着头,混在一队来自江南织造府的太监中。守卫粗略检查了他们的腰牌——白老怪准备的假货足以乱真——便放行了。

穿过东华门,赵珩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皇宫的规模远超他的想象,金碧辉煌的殿宇连绵不绝,汉白玉的台阶在阳光下几乎刺眼。阿砚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肘,示意他别发呆。

队伍缓缓向慈宁宫移动。越往里走,守卫越森严。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随处可见,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赵珩的心跳加速,手心渗出冷汗。他偷瞄阿砚,发现她的表情异常平静,只有微微绷紧的下颌线泄露了内心的紧张。

“停!“一个尖利的声音突然响起,“江南织造府的人全部过来重新查验!“

赵珩浑身一僵——他们正混在这队人中。抬头看去,一个身着蟒袍的太监站在台阶上,旁边是...李嵩!

“曹公公怀疑有人混入贺寿队伍。“李嵩冷笑着扫视众人,“一个个检查!“

赵珩与阿砚交换了一个眼神——计划提前了。他深吸一口气,突然从队伍中冲出,撞翻了一个端着寿礼的小太监。

“有刺客!“他故意尖声大喊,同时将一颗烟丸砸向地面。

浓烟瞬间弥漫开来,场面一片混乱。赵珩趁机又扔出几颗烟丸,借着混乱向相反方向跑去。他能听到李嵩的怒吼和锦衣卫杂乱的脚步声——鱼儿上钩了。

穿过一道月门,赵珩突然刹住脚步——前方站着一个人影,背对着他,一身血红长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血手阎罗...“赵珩的心沉到谷底。

那人缓缓转身,露出一张惨白如纸的脸,嘴角挂着诡异的微笑:“赵公子,久仰。”

最新小说: 邪道渡幽灵 菁华记之千山暮雪 邪修怎么了?道侣,我也要五个! 洪荒至尊天 大道无情之问道 穿成伪温玉男二的炮灰女配 砚承云露 天君十部曲 忆姑娘她不渡人 绛天